转售撼动运营商资费基石【宁宇专栏-48】
文 / 宁宇,作者新浪微博:@cmcc宁宇
上周写了关于资费和价格的文章后,有很多朋友积极地给我留言,与我讨论,今天就继续说说资费这些事儿。
在市场竞争和发展过程中,企业的资费设计,一方面要吸引客户使用和消费;一方面必须争取企业效益的最大化;同时,还要考虑能否资费与产能(包括覆盖、带宽、内容资源等)的良好匹配。
资费的下调可以刺激客户需求、扩大业务规模,但如果失去了价格弹性,降价就再也无法拉动业务量增长,只会带来企业收入下降。
总结起来,资费的设计与调整有三种模式:“改计费原则”、“调资费标准”、“做营销方案/活动”。
计费原则是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出发,界定“如何计”。
比如,话音按照时长以分钟为计费单位,不足一分钟按一分钟计,短信按条计,流量业务按照网络侧产生的流量计算等等。修改计费原则往往需要网络侧的配合改造,以及计费系统、客服口径等全方位地调整,比如将WLAN的资费从按分钟改为按流量,从确定规则到执行的周期比较长。
资费标准定义的是“计多少”,是基于计费原则确定具体的额度和参数。
比如,短信的标准资费是每条一毛,话音业务每分钟0.29元,流量50元1G,等等。资费标准的调整最直观,更快捷,但对于客户规模超大的运营商来说,哪怕只是很小幅度的调整,都可能带来巨大的额度变化。
至于营销的创新,是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渐兴起的,包括围绕话费进行的预存返方案、围绕终端开展的营销活动,基于财务和税务方面的规则处理等等,花样繁多。每一个营销案就是一个基于各种通信业务的新产品,有的是一次性优惠,有的则在一个区段有效。
营销的内容不一样,实施周期也大相径庭。有时候如果对营销的某个参数或变量进行微调,就能大大提高营销案上线的速度;但也有时候营销活动的创新和变化恰恰就在于此,不可改变。
因此,营销活动的策划和内容,最好由业务部门和支撑部门共同协商完成,能在保持创新性的同时,兼顾系统的实现难度和上线速度。
近期,虚拟运营商在资费方面的动作层出不穷,先后推出流量不清零,流量的转赠或共享,以及用户自选套餐等,上周,阿里和爱施德也先后宣布了自己的资费。那么这些手段和举措,会在多大程度上给基础运营商带来冲击?
如果只是调整资费标准或者营销模式,基础运营商是有能力迅速跟进的,支撑系统的能力储备,完全迅速弱化虚拟运营商的差异化优势。那么有没有基础运营商无法跟进或长期才能实现的“痛点”呢?
痛点之一:运营商的计费原则,所是基于网络的技术特点和限制,在客户眼中,运营商的计费规则专业、复杂、搞不懂。如果虚拟运营商以客户为中心,重新定义计费原则,运营商需要较长的周期和较大的代价才能实现,难以快速跟进。
痛点之二:运营商拥有的存量用户和存量套餐营销资费,是优势,但也是包袱。新的资费和服务必须要考虑存量市场。虚拟运营商是一张白纸,轻装前进,如果推出的策略与基础运营商已有策略交叠,基础运营商将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。
痛点之三:用户因为各种诱惑,使用各种套餐;而在这些套餐中,不同业务的实际使用比例并不均衡,总体来说,实际消费的程度并不高,这些未消费而产生的收入,是运营商高额收益的重要来源之一。后来者简化甚至取消套餐,主动放弃这部分收益,将吸引众多客户;而运营商在决策是否跟进时,会有很大顾虑。
痛点之四:运营商与客户签署合约,虽然客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,但实际使用情况并非客户完全可知和掌控。比如,客户很难准确预测下个月会打多少电话,不知道刷1小时微博会消耗多少流量,这些都可能导致消费失控的局面,引发用户对运营商的不信任。
如果后来者能处理好这个难题,将在本质上对传统运营商产生冲击。不管虚拟运营商是否呈现出“叫好不叫座”的格局,不管这些民企能否让自己通过虚拟运营获益,从客户的角度看,虚拟运营商是资费价格创新的推手。虚拟运营商的成功,应该也必须从资费开始。
欢迎大家加入科技杂谈菁英汇,交流思想、分享信息。仅限行业商端人士参与。参与方式:点击左下方“阅读原文”填写您的加入信息,科技杂谈通过审核后,会添加入群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科技杂谈授权刊登。
转载必须注明作者与科技杂谈,侵权必究。
科技杂谈文章,均同步发布于犀牛财经网。
已入驻搜狐新闻客户端,网易阅读客户端。